1.1 词类和句子成分

词类

词 (word) 是构成句子 (sentence) 的元素,要读懂拉丁语句子,进而读懂整篇文章,我们就需要从读懂拉丁语的词入手。

词类 (principal part) 也就是词的类型,大家也许听过以下几种常见的词类:

  • 动词、名词、形容词、代词……

既然我们决定从动词开始学习,那么一个自然的问题就是:拉丁语究竟有多少种类型的词,每种类型都有什么功能呢?

原则上,拉丁语的词分为以下7种类型:

  1. 动词 (verb)
  2. 名词大类:名词 (noun)、形容词 (adjective)、代词 (pronoun)
  3. 其他:副词 (adverb)、连词 (conjunction)、介词 (preposition)

这里动词表示动作,它是句子的核心。1个简单句 (simple sentence) 只能有1个动词,这一点我们会在下一部分详细讨论。拉丁语动词有丰富的屈折变化 (inflection),也就是初学者可能都听说过的“词形变化”,这是我们本章的学习重点。

名词大类包含3种词,其中名词表示某个或者某些东西;代词指向某个或者某些东西;形容词描述东西的性质。很容易看出,名词大类的词都和“东西”有关,它们是句子的参与者,一句话可能涉及多个东西,也可以只涉及一个东西,不过通常不会一个东西都不涉及。名词大类的词也有屈折变化,我们会在以后章节中详细学习。

之所以把副词、连词、介词归入“其他”类,是因为它们没有屈折变化,也就是说它们的词形是固定的,词典里看到它们是什么样子,它们出现在文章里就是什么样子。除了这个共同点之外,副词、连词、介词之间并没有什么关联,让我们逐一看看它们的功能:

副词的功能是修饰名词或者形容词,或者另一个副词,例如:

  • As the question is quite easy, Alice answers it very quickly.

在这句话中,quite 是修饰形容词 easy 的副词,quickly 是修饰动词 answers 的副词,而 very 是修饰副词 quickly 的副词。

连词用于连接两个词,或者两个句子。无论连词连接的是什么,被连接的都必须是语法上同类型的成分,例如:

  • Alice or Bob will do it.
  • Alice reads and writes.
  • Alice likes writing, but Bob does not like writing.

在第一句话中,or 作为连词,连接了同为主语 (subject) 的 Alice 和 Bob;在第二句话中,and 作为连词,连接了两个动词 reads 和 writes,或者可以理解为它连接的是 “Alice reads.” 和 “Alice writes.” 这两个简单句;在第三句话中,but 作为连词,连接了 “Alice likes writing.” 和 “Bob does not like writing.” 这两个简单句。

由此可以看出,连词连接的必须是语法上同类型的成分,至于被连接的成分是否在意思上需要有关联,这倒未必,例如:

  • Alice loves reading and her sister’s immune system.

在这个句子中,and 作为连接词连接了 Bob 和 her sister’s immune system 这两个同为宾语的动名词 (gerund) 和名词短语 (noun phrase)。虽然这两个成分在含义上可谓毫无关联,但既然二者都是动词 loves 的宾语,在句子里作为相同成分,那么它们就可以被连词连接,于是这个句子的意思确实荒诞不经,几乎无法理解,但语法上是正确的。

读者未来也会遇到一些看上去非常离谱的拉丁语句子,并且需要把它们翻译成英语。请记住并不是所有句子都表达合理的意思,不仅在练习中会有这种情况,在阅读古典文本的时候,也少不了出现意思不通顺不连贯的情况。

作为读者的我们当然可以反对或者批评这些作品,但作为译者,我们仍然需要忠实地把这些词句搬进英语里。如果原文的意思很奇怪,在翻译里却变得合理,那么这个翻译是错的:是的,正确的翻译会维持原文的不合理之处。

介词是一种语法结构词,它无法单独使用,唯一的作用是和名词大类的词构成介宾短语 (prepositional phrase),作为状语 (adverbial) 的一种,地位相当于副词,例如:

  • Alice finds the book in a library.

在这句话中,“in a library” 是介宾短语,其中 in 是介词,a library 是介词宾语 (prepositional object);in a library 整体的语法功能是状语,相当于一个副词。请比较以下两个句子:

  • Alice finds the book in a library.
  • Alice finds the book easily.

读者会发现,介宾短语 in a library 和副词 easily 在功能上是相同的,都作为状语修饰动词 finds,分别表示动作发生的地点和困难程度。

原则上1个介词只能“管着”一个东西,不过这个东西可能包含好几个词,或者是用连词连接着的好几个东西,这些都算作“一个东西”,例如:

  • Alice writes the letter at her beloved school and the old library.

在这句话中,显然 “her beloved shcool and the old library” 是两个东西,并且各自包含了形容词修饰语,因而词数很多,远不止两个名词,但因为被连词连接,所以也算作1个东西,被介词 at 管着,构成了介宾短语 “at her beloved school and the old library”。

以上就是拉丁语的7个正常词类,它们分为3大类,我们暂时先从英语的角度理解他们。

在这之外,还有一种特殊的词,被称作插入语 (interjection),它和句子其他成分没有语法关联,通常在分析句子成分时,会单独挑出来,只关注意思,不参与语法分析,例如:

  • Alas! Alice lost the game.

在这句话中,alas 不属于前面提到的7种词类中的任何一种,并且在句子里和其他的词也没有语法关联,它就像砸入句子的陨石,因而我们把它称为插入语。句子里其他成分和它都没有语法关联,所谓“多它一个不多,少它一个不少”。

英语还包括拉丁语中没有的1个词类,称作冠词 (article),也就是 a/an 和 the,功能是与名词合用,构成类似 the cat 这样的名词短语,我们在前面已经见过许多了。

在冠词和名词之间,经常会出现形容词,例如 the heavy cat,其中 heavy 就放在冠词 the 和名词 cat 之间,这个位置被称为属性位 (attributive position),与之相对的还有表语位 (predicative position),它和名词通常用 be 动词连接,例如:

  • The heavy cat is black.

这里 heavy 放在了 the cat 的属性位,而 black 则放在了表语位。

拉丁语没有属性位和表语位的区别,因为拉丁语并没有冠词,而且以后我们会看到,拉丁语的形容词和修饰对象之间未必需要放在一起,所以谈论属性位和表语位是无意义的。不过与拉丁语同时代的古希腊语则有冠词这个词类,用法还相当丰富,因而可以区分属性位和表语位。

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前面提到的所有词类,请读者观察以下例句:

  • Alas! The cat and he eat the delicious bread happily at a library.

在这句话中:

  • Alas 是插入语;
  • eat 是动词;
  • cat、bread 和 library 是名词;
  • delicious 是形容词,修饰名词 bread;
  • he 是代词;
  • and 是连词,连接了同样作为主语的 the cat 和 he;
  • at 是介词,和 at a library 共同构成介宾短语 at a library
  • happily 是副词,修饰动词 eat;
  • the 和 a 是冠词,分别与 bread 和 library 这两个名词合用,其中 delicious 放在了 the bread 的属性位。

英语中的全部8+1个词类,拉丁语中的全部7+1个词类都包含在上面这句话里了,如果读者能自主辨认所有词类,那么这部分内容就已经合格。

此外,读者应该已经习惯这种语法正确但意思荒唐的句子了,这是我故意为之,目的是希望读者不要想着看懂意思,而是应该专注于语法,这是学习拉丁语必过的心理关卡。对于初级和中级学生,我们甚至不要求直接看懂拉丁语,只要能翻译成英语,就算合格,翻译完成后,才能考虑句子含义;至于直接看懂拉丁语,那是在能视译 (sight translating) 长句子之后,才应该做的事。

在未来的学习中,我们会时常对比英语和汉语的语法;随着拉丁语的语法学习逐渐深入,读者对英语语法也会越来越熟悉。另外,之所以用英语而不是汉语作为例子,是因为汉语的很多语法(例如词类)和拉丁语没有直接对应关系。

句子和动词

在了解了词类之后,让我们再来看看句子。

前面说过,无论在英语中还是在拉丁语中,每个简单句 (simple sentence) 都应该只有1个动词;如果句子 (sentence) 里有2个或者更多动词,则会通过连词把这些动词连接起来,这样的句子就是复合句 (compound sentence)。

在复合句中,有多少个动词,就有多少个分句 (clause);每个分句自己就是一个简单句,它在语法上完整,但意思上不够完整,所以才连接为复合句,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。如果在阅读的时候,遇到过于复杂的复合句,可以把分句意思先看明白,再拼凑出整个句子的意思。复合句的每个分句既然语法上完整,那么同样也只有1个动词。

这里有一种特殊情况,就是一个简单句,或者复合句中的任意一个分句,有可能包含用连词连起来的2个或者多个动词,例如在讨论词类时我们见过的例子:

  • Alice reads and writes.

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为:

  • 被连起来的2个或者多个动词算作1个;
  • 或者它本质上是2个句子,即 “Alice reads.” 和 “Alice writes.”

与动词密切相关的句子元素是主语 (subject) 和宾语 (object)。任何动词一定会有主语,但不一定会有宾语;动词是否有宾语,取决于动词本身的性质。主语和宾语本质上就是和动词描述动作相关的东西,有些动作可能和1个东西相关,那么这个东西就是主语,而有些动作和2个东西相关,那么控制着动作的东西是主语,被动作影响的东西是宾语。例如:

  • Alice walks.
  • Alice calls Bob.

在第1个例子中,walks 这个动作只和1个东西相关,即实施这个动作的人,在句子中 Alice 就是这唯一和动词相关的东西,这种只和1个东西相关的动词,称作不及物动词 (intransitive verb);在第2个例子中,calls 这个动作和2个东西相关,分别是主动作出 calls 这个动作的东西、受到 calls 动作影响的东西,它们分别是主语 Alice 和宾语 Bob,这种和2个东西相关的动词,称作及物动词 (transitive verb)。

一些动词看起来会带双宾语,但实际上这两个宾语的关系是同位语 (apposition),也就是指向同一个东西,并且在句子中语法功能相同,例如:

  • Alice calls Bob husband.

这里显然 Bob 和 husband 指向同一个人,在句子里都用作 calls 的宾语,所以二者的关系是同位语。

有些时候动词还会有第3个相关的东西,这和上面同位语的例子不同,例如:

  • Alice gives Bob a book.

在这里显然 Alice 是主语,她是主动作出动作 (gives) 的人,但受到动作影响的有2个东西,分别是 Bob 和 a book,它们都是宾语,这时我们就要区分直接宾语 (direct object) 和间接宾语 (indirect object)。

直接宾语是这个动作毫无疑问会影响到的东西,在例子中,直接宾语是 a book,因为一旦 gives 这个动作发生,a book 是一定被给出去了,它必然受到动作的影响,但 Bob 有可能收不到这本书,比如邮件丢失,或者 Bob 拒收了这份礼物,所以 Bob 是间接宾语,他不一定受到动作 gives 的影响。原则上只有及物动词才有间接宾语这个说法,如果是不及物动词,它连宾语都不会有,也谈不上间接宾语了。

从语法上说,任何动词都要有主语,不存在没有主语的动词;在现实中,也很难见到与任何东西都没有关联的动作,即便有,在语法上也会给它“创造”一个主语,例如:

  • It rains.

确实“下雨”这件事并没有真正“做了这事”的主语,于是我们给动词 rains 安排了一个形式主语 (formal subject),在句子中是 it,它实际上不是任何东西,只不过让句子看起来有主语而已。

在拉丁语中,也有一些动词天生不需要主语,这种动词称作无人称动词 (impersonal verb),它在语法上其实是能分析出主语的(类似英语的形式主语),翻译成英语也会自动变成带有形式主语的动词,这个我们以后见到了再说。

这样看来,既然句子一定会有1个动词,或者被连词连接的1组动词,不存在没有动词的句子,而动词一定要有主语,那么最简单的句子是不是只有主语和动词两个词呢?

其实不是的,读者以后会熟悉,拉丁语习惯性地省略主语,所以一个句子可以只有1个词,那就是动词。而即便是英语,命令句也必须省略主语,于是我们在英语中可能见到只有1个动词、没有别的词的句子,例如:

  • Go!

这是一个语法、意思都完整的句子。在命令句中,实际的主语通常是 you,但它不会写出来,比如这句话很容易看出,它是命令听到的人“走!”,但这里的“你/你们”并没有写出来。

当然,有读者会质疑:有些句子可以只有1个名词,例如:

  • Whom does Alice love? Bob.

在这里 “Bob.” 是一个句子,它显然只有1个名词。不过这种句子实际上是省略了其他成分,才只剩下了关键词。上面例子的完整形式是:

  • Whom does Alice love? Alice loves Bob.

因为 Alice loves 这两个词已经在提问中出现了,所以回答时没必要重复,只需要针对 whom 这个作为宾语的疑问代词填入名词宾语 Bob 即可。

于是,我们得出一个结论:句子里必不可少的成分是动词;每个简单句,或者复合句中的每个分句,都不多不少只能有1个动词,其他词类、成分则未必存在。这说明动词是句子的核心,读者可以把动词和句子的关系类比于元音和音节的关系,正如导论部分说过,我们根据元音数量判断音节数量,每个音节一定有1个元音,辅音则未必有,所以元音是音节的核心。

从另一个角度说,动词表示动作,而一个句子往往是为了说明一件事,任何事的核心就是一个动作,例如:

  • The cat eats the fish。

这件事的核心是动词 “eats”,涉及到这个动作的“东西”有两个,即 “the cat” 和 “the fish”,这两个东西分别是句子的主语和宾语。例句的重点不在 the cat,也不在 the fish,它们在句子描述的事件发生之前、之后都存在,但二者存在时,例句描述的事件并不发生。导致事件发生的,恰恰是 eats 这个动作,正是因为有了 eats 这个动作,才有了这个句子描述的事件。

说到这里,读者应该已经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说动词是句子的核心成分了。前面提到,如果我们看到一个复杂的复合句,觉得难以理解时,可以把它拆分成简单句,那么如果我们看到简单句,仍然觉得难以理解,可以从动词入手,这是因为句子里只有1个(或者1组)动词,从数量上看是比较少的,而它却是句子的核心。

不过以上分析仅适用于英语和拉丁语,请读者在学习时不必把汉语套用进来。汉语的语法与英语、拉丁语相距甚远,对于我们学习拉丁语大多数时候没有启发作用。

系动词

除了上述普通动词外,还有一个特殊的动词,它的句型自成一类,常被称为“be 动词”,学名系动词 (copula)。

就像大部分特别常用的词那样,系动词的形态变化很多,而且常常看起来没什么道理(以后我们会看到拉丁语的系动词还是有规律的),这像是常用词的特权,读者应该已经熟悉它在英语中的各种形态,例如:

  • Alice was a student.
  • Alice is intelligent.
  • Alice will be in office.

这句话里 was, is, will be 都是系动词的变体,它本质上表示主语存在,因此上面这三句话可以理解为:

  • Alice existed (as) a student.
  • Alice exists (as) (an) intelligent (girl).
  • Alice will exist in office.

在上面第一个例子中,系动词如果理解为存在,那么它后面的名词实际上是主语的同位语,表示主语作为什么东西存在,而第二个例子也可以理解为主语作为“具有某种性质的东西”存在,给系动词后面的形容词添加名词成分,变成主语的同位语。

正是因为系动词可以表示存在,它特别常用而且用法丰富,所以单独表示存在的动词 exist 反而不常用。又因为系动词表示存在,所以我们会见到这样的句子:

  • To be, or not to be, that is the question.

这句话考虑的是关于存在 (to be, existence) 或者生存的哲学问题。

需要注意的是,系动词并不表示主语对另一个东西做了什么,这和普通动词很不一样,于是放在系动词后面的东西,无论怎么理解,也不能把它叫做宾语,而是称为表语 (predicate),它是对主语的描述,通常是名词或者形容词,例如前面见到的例子:

  • Alice was a student.
  • Alice is intelligent.

虽然第二个例子的 intelligent 是形容词,因而不会被误认为是宾语,但第一个例子中的 a student 很容易被当成宾语。请注意它不是宾语,而是和第2个例子里 intelligent 一样的表语。前面说过,表语本质上可以算作主语的同位语,所以我们之后会看到,它们在拉丁语中是和主语一样性质的形态。

有时候我们会把系动词形象地解释为句子里的等号,也就是说在上面的例子中 “Alice was a student.” 表示 “Alice = a student”。这样的解释有些道理,它表明 Alice 和 a student 指的是同一个“东西”,因此 a student 不是宾语。不过遇到以下句子,就会有点勉强:

  • Alice is intelligent.
  • Alice will exist in office.

显然 “Alice = intelligent” 或者 “Alice = in office” 是不合理的,不过这种等号可以解释为:

  • Alice = (an) intelligent (girl)
  • Alice = (the girl) in office

总之,如果把系动词解释为等号,很多时候就要为等号右边补上名词性成分,才能让等号结构看起来更平衡。

这种理解方式可以和前面系动词表示存在的理解方式结合,要点在于:绝不要把系动词后面的东西当作宾语了!这件事的重要之处在于,拉丁语里表语和宾语是完全不一样的形态,表语反而和主语的形态相同,要是弄错了,就会把整句话的翻译搞砸。

因为系动词的特殊性质,有时它会与一些哲学思考有关,在古希腊哲学中有不少形而上学问题与它有关,而中国先秦时代有关于“白马非马”的逻辑学讨论,刚才我们也举例了莎士比亚的 “to be or not to be”。虽然从语法上理解系动词无助于解决真正的哲学问题,但至少可以减少一些因为错误使用系动词而带来的麻烦,让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更清晰。

总结

在本节中,我们详细讨论了拉丁语的词类,以及句子的成分。

这些内容更像是复习英语语法,涉及的概念或许读者们都曾经听说过,但许多人并不完全理解它们是什么,要是不提前复习这些内容,之后就会陷入概念的汪洋大海。

虽然我们现在还一个拉丁语词都没见到,但请相信你们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不要忽视本节内容,一定要确保每个概念都确实理解了。

另外,读者也会注意到,对英语语法的讲解复习,是伴随拉丁语学习全过程的。不必质疑为何拉丁语是人文教育的核心了,它对语言能力将有全面而系统的提升。


古典猫学拉丁语,更高效,更高分!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